虹口区人大四川北路街道工委:四川北路提升发展背后的“人大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27 16:26:34
四川北路是著名的市级商业街,承载着虹口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商业基础。近年来,虹口区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四川北路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系统集成一体推进区域城市更新、载体建设、优化营商、文化赋能、深化治理、改善民生等工作。在此过程中,虹口区人大四川北路街道工委(简称“街工委”)积极发挥各项人大平台资源优势,实施多举措凝聚代表参与助力,在服务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中彰显民主力量,更好地把人大势能转化为地区发展动能。
一、多点合力,深挖人大平台资源促融合
街工委充分激活多个人大履职平台作用,形成了“组、站、网、室”的构架,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四川北路区域的社区、企业、群众、白领的联系。一是特色分明的代表工作小组紧密扎根社区。分别以城市更新、普法宣传、文韵川北、经济发展为工作特点的四支代表工作小组,通过服务于存量空间载体更新,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宣传,联动社企的党建共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策解读等内容,为四川北路区域发展各施所长。比如,近年来,在四川北路沿线的旧改征收地块中,城市更新小组参与了百余场居民协调,不仅平复了居民家中的内部矛盾,也打通了居民与政府的双向信息通道。二是选址独具匠心的基层实践站广泛汇集民意。街工委与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川北路街道基层实践站、福德楼宇基层实践站分别设在四川北路头、中、尾部的点位,使人大履职的触角能够串联起整个商业街,有助于更好地接触社区群众和楼宇白领,倾听民意。三是线上化“直通人大代表”网上平台加强数字赋能。外网登记、内网处理的“直通人大代表”让群众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对四川北路相关工作事项提出意见建议,并在线提交。同时,建立了三级处理构架。四是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室”提供专业的法治保障。川北基层立法联系点虹口法院工作室通过健全“三所一庭”工作机制,守护区域的公平正义;检察院工作室通过公益诉讼推进四川北路“丰字型”区域内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川北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开展《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的征询,让企业有机会分享对金融开放创新、航运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想法,反馈实际运营中遇到的法规实用性等问题。
二、多措并举,凝萃代表助力动能促发展
街工委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区域和谐发展。一是鼓励代表建言献策。代表们纷纷从做好区域内红色文化二维码宣传、提升商务楼宇老化配置、加强历史建筑保护、设立入境游客专属四川北路及周边文旅线路等方面在区人代会会议期间提出诸多优质的代表意见建议。随着这些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不断提升了区域的综合实力。二是促进代表多角色融入。代表们受邀以区监察委特约监察员、社区环境体验官、税务营商环境评测师等多重身份、多种视角,围绕四川北路提升发展,聚焦政务环境、街区卫生环境、公共设施配套等开展调研、视察、监督工作。三是带动代表参与项目。结合街道“经济运行提升质效”发展工程、“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品质工程、“文化赋能创新转化”活力工程,多位代表参与了虹口首例系统房修缮、四川北路“丰字型”示范城市建设等项目,并在项目中将民众意见及时转化为优化方案的依据。四是引领代表投身公益活动。代表们面向四川北路区域的企业和居民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独特资源,自主制定、交错开展了丰富的公益活动。律师代表带来了劳动法热点案例评析系列讲座;美容美发行业代表开设了白领妆容和商务礼仪课程;深耕商业领域的代表组织了“老字号的’国潮范儿”商品宣介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楼宇白领的参与,激发了商圈活力和沿线企业凝聚力。
(代表工作室 张姌)
版权所有:上海市虹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Powered By JiYun JYCMS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1270号
沪ICP备2021013349号-1